2013年7月1日 星期一

紐西蘭隨寫紀錄(六)@73號公路、亞瑟通道、基督城

旅程邁入最尾聲,今天要經由亞瑟通道回到基督城,搭乘明天一早的班機。
南島西部與東部之間有庫克山脈穿越,亞瑟通道就是早期運送翡翠到東岸的隘口。


未到亞瑟通道之前,我們在一高處休息時,發現鸚鵡kea的蹤影,有一隻的腳上裝有追蹤器,猜測應是要觀察牠的生態動向和棲息處。




Kea的模樣很可愛,有網友分享,他喜歡橡膠類的東西,所以一下看他啄輪胎、一下又跳到車頂上,十足就是個好奇寶寶。



到了亞瑟通道時,一下車,可以感覺到風特別大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地形的關係。穿過地下道,走到車站時,正有一列火車進站,下車的大部分都是老公公、老婆婆,路旁已有一堆小巴士在等著接駁,應該是某個觀光路線行程。




吸引我的是,透過欄杆觀看的藍天、光線,溫和灑下的感覺,仿佛沐浴在日光下。






沿著73號公路前進,伴著快速感,窗外的風景呼嘯而過。不知是不是在紐西蘭最後一天的關係,今天的風景特別迷人。



偶之與大卡車擦身而過,覺得他們的車頭霸氣極了。



偶爾,又停下來跟羊咩咩玩耍一會。即使躲在草叢偽裝匍匐前進,羊兒只要一個眼神瞄到,便集體向回衝,一點面子也不給。



在路上,也會看到熱血的環島騎士,用雙腳來體驗紐西蘭的美。一樣是旅行,我們用不同的方式來發掘紐西蘭。



地圖上的預估抵達時間永遠不準,隨時會停在路邊拍照,玩夠再上路。




筆直的馬路,不會像玩越野車的路面,積雪未融的山脈,隨手一拍,又是一張明信片。




73號公路還有個神奇之處,就是路旁奇形怪石不斷,有八卦圖形的,也有散落堆成一座一座小山的,有人說這是毛利壁畫的遺跡,也有人說這是城堡山,只能說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太厲害。











這條路上有許多步道、露營、滑雪的地方,但因時間有限,實在無法停留久一些。若下次有機會再來,我想來看看冬天的樣子。

某個休息小站的咖啡廳外頭,百合花奔放的展姿。



回到基督城後,繞到市中心去看地震頹圮的震況。
自從2011年地震後,土壤發生液化,現在都還在讓土地養息當中,有些地方尚未拆除和重建。



不難看出地震的威力,難怪被稱為「紐西蘭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」。




有名的地標--基督城大教堂,歷時四十年才建造完成。但因大地震造成尖塔掉落、牆面裂開,修復金額比重建耗資更大,當地民眾反對拆除,至今尚未能決定未來走向,等待法院判決中。





樹間的太陽訴說這地區的繁華不再,路旁的砂石和圍欄隔絕了遊客的探訪。



商店區暫時搬進這些繽紛的貨櫃屋內,讓人們也有個刺激消費的地方。不過,紐西蘭的物價也不便宜,風格也不愛,所幸荷包倒是沒失血太多。





紐西蘭,一個羊比人多好幾百倍的國家。
紐西蘭,純淨、自然、悠閒,在這,我們看到應有的生活態度。

自然的飲食、舒展感官的休閒活動、地廣人稀,我想過動兒寶寶來到這,應該來到這,會不藥而癒。(職業病又上身 !)

感謝胖胖先生,帶領大家上山下海,天涯海角到處趴趴走。
趁著年輕(?),多跑、多跳、多見識,我們的視野會更遼闊。

若說每次旅程都要有些遺憾,就是未能搭乘直升機,欣賞冰河之美和健行。
若有機會,我們一定要再來探訪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